• 城市废墟
  • 点击:51624评论:02021/08/16 18:18

在城市散步,一般都会求寂避喧,走走绿道,走走公园。而我另有瘾癖,很多时候都在一些废墟里转悠。一个废弃的村子,一畦抛荒的田园,一方隐远的水塘,一段残存的古岸,一截颓圮的墙垣,一条遗留的铁轨,以及一片封禁待建的征地,都让我兴味盎然,竟致意惹情牵,盘桓流连。

并没有刻意寻觅,仿佛每一次都是不经意间的偶然撞见。一见之下,却会怦然心动,感觉这些地方持守着一种特有的贞独气质,与我心照神交,两情缱绻。又说不清缘由,隐约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呼息,宣述着简奥难懂的隽语箴言;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,导诱我探秘索隐,问蒂寻根。

并不为凭吊古远,那些思古之幽情已经世代叠累,无需我再来迂执地问一句“如今安在哉”;也不为感怀沧桑,在这个星速电迅的时代,即便是旦夕之变也已经习以为常;也不为悲悯毁灭,这些当代的凋荒之地,亦不涵什么禾黍之悲、江山之恨;也不为寻幽探胜,这些寻常的郊泽井陌,亦难有那种怡情悦性的旖旎风景。

寄情于废墟,有时感觉它是一个起点。记得老家石首的陈家湖公园、山底湖公园以及湘鄂农贸城等处,远在开发之前,我就寂寂悄悄地走过无数遍;偌大的深圳湾公园,漫长的海岸线,在它还是原汁原味的时候,我就已经独自一人,涵咀品尝了一整个冬天;苏州的东太湖生态园,当初我湖畔漫步时,还是荒烟蔓草,淈泥扬波。私下甚至还有过几分自得,感觉自己是一个先行先试的开创者,或者是一个见始知终的预看人。

醉心于废墟,有时又感觉它是一个终结。深圳清林径水库干涸后,那些被淹没的百年村落浮出水面,客家的民居,残存的碉楼,那些裸露的遗址,曾经生动于世间,又曾经长眠于水底,今天居然又重见天光。慢行其间,就仿佛是踩在地理和历史的敏感部位,大戏落幕,木石无语,苇草在轻轻摇头,隐秘已经无需破译。能够看到一种事物的结局,甚至看到在结局之果上再开出的繁花,于人生而言,也是一种难得的阅历。

但是,废墟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结。

人类止步之处,正是动物植物们的汇聚之地。这些我们眼中的废墟,很快就成了动植物们歌舞升平的天堂,成了它们欢欣鼓舞的家园。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令人惊叹,只要没有人为的干扰,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原状,甚至一些处于灭绝边缘的物种,都会在你的不经意间卷土重来。城市的废墟,其实是一种生态的重建。废墟疑似城市的伤疤,其实是一块挚爱的补丁。我在那些废墟里徘徊,看到曾经的笙歌宴饮之所,而今长满了野草,盛开着鲜花,昆虫唧唧高歌,野猫漫步其间,自己却如伊甸园里的亚当,孤独而欣悦。人类陈年的旧味虽未散去,但大自然的生机扑面而来。我该叹惋人类文明的湮芜,还是庆幸自然生态的新生?

也许我们不能太自高自大,以为只有人命才是命,须知很多动植物其实是比人类更古老的生命。它们比我们更早地来到这个地球,却被我们这一群后来的暴徒围追堵截,有的甚至被赶尽杀绝。“人,天地之盗也,天地善生,盗之者无禁”(刘伯温语)。我们大获全胜,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。我们控制了万物,只是不能控制自己。而今人口还在增长,寿命还在提高,据说需要有一点五个地球,我们才能维持现有的一切,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。

其实我们是高估了自己。在自然伟力面前,人类也是脆弱不堪的。很多时候,我们面对生态灾害、饥荒和瘟疫都束手无策。有没有神灵我不得而知,但我确信这无尽的时空,有一种远比人类更伟大的力量在主宰。感谢那么多的科学家,已经让我们窥知了一部分生态铁则。大自然自有其算法,生物圈自有其运作方式。所谓人算不如天算,实则可以理解为人算合于天算则昌,逆于天算则亡。地球上的万物,都有个定数,不能太多,也不能太少,人类也只是生态链中的一环。生态疲惫了,就不能有效地供养人类;生态病残了,人类也要病残;生态毁灭了,人类也绝无独生的希望。

可惜的是,我们还缺少一种立足长远的智慧,很多人、很多国家都只看到眼前利益,为权力怙恶不悛,为金钱斗巧争新。我们乘坐在当代的泰坦尼克号上,沉湎于水涨船高的物质欲望,很少关注航速与纬度;沉浸于饮食男女的恣情纵欲,不会对潜在的冰山心生忧惕。

由此看来,城市废墟看似各有成因,实乃天造地设。它更像是上帝之手建造的一些个疗养院,正倾力疗救我们已经病危的寄命托孤之所。废墟还太少,前不久看到一位生态学家说,需要有一半的荒芜,地球才能正常地呼吸。而城市废墟正是国画中的留白,是交响乐中的休止,是城市的呼吸系统。废墟之美,颓废中蕴含复兴的希望,弥足珍贵。

我在城市的废墟间徜徉徘徊,并行并歌,于茫然无绪中,竟意外地迎纳了天道地法的启佑。


  • 1
  • 2
  • 关键词:游走天下
  • 分享到:
本文所得 0邻家币,明细如下:
  • 以文会友·庠序邻家

    扫一扫

   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

  • 最近来访
  • 评委
  • 3星
  • 3钻
  • 粉丝|邻家币|作品|积分
  • 20
  • 0
  • 33
  • 3870
  •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,看起来更像散文,情节跳跃,语言流畅。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。“这三个女人,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,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,想做完全相反的人,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,”最后“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……”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,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,劳累不堪。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,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。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,领养了“我”,人口终于负增长了……

   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

    2023/10/12 21:44:59
  • 《断尾》这个名字很哲学!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,对人来说却是智慧。在人的一生中,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,尽管疼得生不如死,但是生存更重要,只有生存才有希望,对能实现理想。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,从这个耳孔望进去,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,这是一个隐喻,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,从此生望去,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,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。他激动得大喊

    文夕断尾

    2023/10/12 20:28:35
  • “舞蹈还能这样跳,你的白腿,旋转的裙摆,实在是太漂亮了,活力四射,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。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,在我的心头转,转来转去,就带走了我的心。”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,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,这篇小说短而精,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、生活、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,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。

    红红的雨陀螺

    2023/10/12 13:55:24
  • 龙华四季,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,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,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,过的还是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作者又是勤奋的,打过工,又经营着自己的店,看完了写的冬,总之也让我感觉了: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。生命生活就是这样,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,反反经受考验......

    理红龙华四季

    2023/10/12 10:58:31
  •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,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,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,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。作者的文字有力量、有嚼劲,构思缜密,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,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,文风四平八稳,干净而有利索!

    理红荔香夜话

    2023/10/12 10:46:13
  • “三个女人的植物诗”,人非草木。但人就如草木一样,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,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,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,女人过得好与否,同社会的文明、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,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,但还是读得懂的。我来读了一遍,不留句言,好像心里不踏实......

   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

    2023/10/11 21:53:39
  •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,通过老人映照历史,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,而做出的不懈努力,通过水客,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,求生之艰辛。其中种种,只有海浪知道。

    昆阳森林三汲浪

    2023/10/11 17:28:42
  •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!有力度、有高度、有气势!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,所以他笔耕不辍。生命里不能没有光,在黑暗中,突然出现一丝亮光,生活里便有了希望。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,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,照亮自己。不再如:你对我说,孩子,暴雨终将过去 “太阳还会绽放,像你的笑容” ......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.....

    红红的雨拾光者

    2023/10/11 16:26:45
  •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,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,写得轻松自如,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,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,自认为硬是道理。其实嘛,像深圳中学,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,整人数一千七八,盲目跟风卷,还不是傻丢钱。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,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。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,不僵硬,很潇洒自如,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,也不零乱,很干爽!

    红红的雨福田南,石厦北,石厦南

    2023/10/11 15:55:01
  • 很纯粹的思绪,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、燕子、海鸥飞扬。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,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,因为读来轻松,忘却了一切,没有现实的了磕绊。诗人是热爱大自然,热爱生活的,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,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,不信你去读“宠物狗的耳语”,写得可爱极了!哈哈......

   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

    2023/10/11 15:41:08
  • 作者打工多年,写诗多年。她的诗来自生活,也高于了生活。工作、生活,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,但尝过苦味之后,又滋养了身心。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,工作会苦,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,它就变味了,平淡甚至清甜了。女诗人因为月光,便有了深度的思考,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,因月亏而心生诗,月圆梦也圆了。作者的诗越写越好。赞

   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

    2023/10/11 15:20:30
  • 文字如饭菜,厨师好,材料好,味道好,“三好”才算好。这篇小文有此三好。真没想到,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——味道这么好——轻、松、醇、纯、新、鲜、透。虽不长情节,但生活、情感、品格、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。文学是人学,不光是写“人”,最重要是“人”写,“人”的精神与“写”的劳动最好是自然、和谐、统一,那么他一落笔,便有了个人的味道。文如其人是此理,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。

   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

    2023/10/11 11:23:25
  •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。其涵养,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、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,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、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。作者文笔雅致、从容、大气,于云淡风轻、静水流深的叙述中,将自己的艺术史、心灵史、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,让我读得心潮澎湃。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。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,读到此文,忍不住赘评几句,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。

   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

    2023/10/10 23:48:04
  •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,报告文学似的笔调,熟悉的场景,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。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,主角的南漂经历,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。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,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,也是值得铭记、关注和尊重的,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,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。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,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,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,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。

    张夏远方以远

    2023/10/10 23:40:55
  • 谢龙的小说,笔调轻快、跳跃,年轻态。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,夹叙夹议转换自然。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,自然流露,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,有点个性。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,文艺的漂泊,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?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,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,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。文学难以拯救生活,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。靠近,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,但或许可以解释它。

    张夏​靠近

    2023/10/10 23:18:03
  • 邻家悦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