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脱下军装着红装脱下军装着红装——退伍军人杨通荣的“红马甲”人生的路,每一步都不会白走。有些经历,可以在人身上烙下印记、伴随一生——题记
1. 五年部队锻造热血军人
初见杨工,就感觉他是个颇具正能量感的人。
杨工是我的同事,一名建筑装饰工程师。他标准的国字脸、炯炯有神的双眼、友善的笑容、挺拔的站姿,让人印象深刻,总觉得他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。工作中接触几次后了解到,杨工年轻时曾参军,在部队呆过五年,我这才恍然大悟,为何初见他就感觉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,原来那是军人特有的正气。
生于七十年代初的杨工是个有情怀的人。上小学时,他在课本里读到雷锋叔叔的故事,小小的心灵便受了震憾,雷锋叔叔的事迹如一枚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种子,在他的心里扎根发芽,他暗暗下决心要向雷锋叔叔学习,竭尽所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雷锋叔叔就是杨工心里的英雄和楷模。十七岁参军时,他主动选择和雷锋叔叔一样,当一名汽车兵,当愿望实现的那一天,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,别提有多激动了。
杨工告诉我,部队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学校,年轻人在这里既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又可以提升思想素质。 走队列、练体能、习战术等等这些严格的训练,能使人练就阳刚的气质、敏捷的反应、矫健的身型和结实的肌肉。当兵几年下来,即使是一个弱不禁风的青年,在部队也够磨练成一名精神抖擞、英姿勃发的男子汉。而且军营里封闭式的学习和训练,能够培养造就独立的生活能力、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感恩担当的品质 。杨工说,当兵的经历给了他强健的身体,令他的思想素质得到升华,这是他此生最无悔最自豪的选择。
除了身体和思想的收获,杨工在部队还收获了许多情深似海的战友。部队是个大家庭,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,同吃一锅饭、同住一间房、同站一班岗,几年的摸爬滚打、朝夕相处,培养了大家兄弟一般的深厚感情。
总之,五年部队生活的锤炼,铸就了杨工自律、乐观、善良、坚毅等等品质,这些优秀的品质成为他一生的财富,也为他后来长期坚持做志愿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2.风雨无阻志愿路
五年时光转瞬即逝,对杨工来说,退役只是一种形式,他的心仍然和在部队时一样热血澎湃,包括很多生活习惯,他仍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
1996年1月1日,一年伊始,万象更新,26岁的杨工怀揣梦想来到深圳务工。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,来深圳后,从小就雷锋叔叔为偶像的他,机缘巧合接触到了义工组织,他第一次知道了“义工”这个团体的存在,作为国内第一个义工法人社团,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汇聚着许许多多和他一样乐于助人的志愿者。
深圳杰出的义工代表丛飞,他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杨工,使他更坚定了此生结缘志愿者事业的初心。
2019年,杨工注意到梅山中、小学两所学校距离较近,有三千多学子在此上学,高峰时段有上万人出入,而此地却没有红绿灯,没有交警,三条出车口汇聚,一条公交调头始发,高峰期容易出现拥堵聚集,交通情况复杂。为了师生及家长们的安全,他和几位志愿者开始常态化地在此进行交通疏导,义务执勤。
每个上学日的五点多钟,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,杨工就已经起床赶往梅山中、小学义务执勤。等孩子们安全走进学校后,他又骑着单车,马不停蹄赶往公司上班。如此往复,风雨无阻,从不间断。我问他是如何做到坚持下来的,他朴实地说,是部队锻炼出的好身体以及严格自律帮了大忙,使他可以日复一日地坚持,从没退缩放弃过。
杨工深有感触地说,志愿者服务这件事,一次两次,八次十次并不难,难的是百次千次万次始终坚持,对此,他的体会是八个字“牢记初心,不忘使命”,作为一个小学生时代就立下做“好人好事”宏愿的人,他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克服懈怠,也有身体本钱去做好服务。
杨工说,做义工其实就是一种传承,传承雷锋精神,本质上就是一种互助,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千金难买的快乐——当孩子们举起右手向他敬少先队队礼时,他既感动,又力量倍增。他相信,他们的行动对这些祖国的花朵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,深圳的义工精神也必将随着孩子们的开枝散叶而不断传承下去。
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,杨工认识了许多退伍军人,他们的事迹也激励和感动着他。一位叫王晓玲的参战女兵,已经63岁了,即使大风大雨来临,她依然坚守志愿者岗位,浑身湿透了也坚持着,直到上课铃响,完成当次使命她才离开。还有一位叫廖晓玉的70岁参战女兵,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,她早上5点从家里出发,至11点半活动结束时,她连续坚持了6个半小时的志愿服务,她用大爱克服了身体极限。亲眼目睹了这些感人的行为,杨工更坚定了“地动山摇志愿者服务不动摇”的决心。
2020年7月,杨工唯一的爱女顺利参加完了高考,他笑称自己将有更多精力去参与志愿者活动,并带好“梅林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队”这个队伍。红星志愿队是一群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,成立之初就立下了“若有战、召必回”的铮铮誓言。作为福田区应急响应的一个常态化组织,队员们平时参与志愿工作,为社会贡献“红星力量”;在“战时”则随时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,到最艰险、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中,红星志愿队快速反应,挺身而出,充分发挥了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作用。对他们来说,红马甲和脱下的军装一样,象征着一种奉献精神,肩护着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。
“千万不要以为做志愿者只有付出没有收获。”杨工说,做志愿者对工作和生活都有促进作用,因为志愿者走到哪都会散发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,对工作和生活的热心,耐心、信心和包容心,再加上爱帮助他人的天性,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团体,发挥出团队力量。
作为红星志愿队的带头兵,杨工认为,志愿者对生活往往比常人更有激情和毅力,就拿早起这件事来说,常人很难长期坚持,但志愿者可以。“很多看起来很艰难的事,如果把它变成一种习惯,就不难了。”杨工说,早起和做志愿者都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。
“施比受快乐,这一点志愿者是深有同感的。”杨工说,在传递中国传统美德的过程中,他每天都会收获发自肺腑的快乐。
“互助、传承、进步、快乐”杨工用这八个字总结了他做志愿者服务的体会。互助:互相协作,助人为乐;传承:传递美德,承上启下;进步:进而向前,步步提升;快乐:快而心慰,乐而志愿。
对了,杨工的本名叫杨通荣,他是一个笑起来自带酒窝的退伍军人,也是一个亲和力十足的志愿者。